|
|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慶祝航空工程學院建院二十周年活動舉行 |
http://www.f7wzy.cn 2025年9月25日 來源: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
近日,“航空工程學院建院二十周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研討會暨校友返校日活動在天府校區舉行。副校長唐慶如出席,教務處、航電學院、航工學院、工訓中心等單位的相關領導和來自空中客車公司、國航AMECO、成都航空、西藏航空等十余家民航企業的嘉賓以及學院師生代表兩百余人參加大會。
唐慶如在歡迎辭中表示,中飛院機務人才培養事業取得的成就,得益于航空維修企業、兄弟院校及廣大校友的長期支持。他指出,航空工程學院二十年來秉承“簡單、務實、追求”的方針理念,踐行“三老四嚴”的職業精神,為國家航空事業培養了一萬余名棟梁之才。目前,學院機務類專業已獲批3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航宇學科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學科”貢嘎計劃,構建了涵蓋民機營運和航空維修工程人才等方面的培養專業群,已成為我國民航維修領域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航空工程學院自2023年開始招收飛行器制造工程全日制本科留學生,目前已招收了來自柬埔寨、老撾、蒙古、孟加拉、斯里蘭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計50名留學生。初步建立了包含構建人才培養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實踐資源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體系等內容的國際化維修人才培養體系。展望未來,他期待學院繼續深化產教融合,為民航事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會上,教務處處長、原工程學院院長朱新宇代表機務維修工程學部向大家介紹了航空工程學院二十年的發展歷程,航空工程學院院長付堯明、航空電子電氣學院院長魏麟和工程技術訓練中心主任龍江分別介紹了各自單位在人才培養及科研創新方面的概況。航空工程學院2008級優秀畢業生唐亞超作為校友代表進行了發言。
分組研討環節中,參會企業代表均對航空工程學生的培養質量給予了肯定和認可,并就航空維修領域的現狀與挑戰以及人才培養的新路徑進行深入交流。各方代表一致認為,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創新能力培養以及加強校企合作交流是提升航空維修人才素質的關鍵。期間,大家還就人才培養方面的校企深度融合進行討論,內容涵蓋執照培訓、職業素養融入、復合型人才培養、學生實習實訓等。
此次研討會暨校友返校日活動是慶祝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成立六十九周年和航空工程學院建院二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后續航空工程學院將繼續開展“領航計劃”“工程講壇”“薪火相傳”等系列品牌活動。
據悉,為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統籌教學資源,航空工程學院于2021年7月拆分為航空工程學院(新)、航空電子電氣學院和工程技術訓練中心三家單位。目前新航空工程學院有專職教師100余名,7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包含全國優秀教師2名、省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科協托舉人才1人、省部級人才3人。在校生規模3428人,其中留學生48人。學院面向民航維修、民機運營,四川航空產業和低空經濟等領域,圍繞大飛機、通航飛機、無人機、民用直升機、四川航空與燃機等產業,重點建設民機智慧運維理論與技術、先進綠色航空器及動力裝置關鍵技術及適航、航空應急救援與綜合保障技術、中大型無人機安全運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和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航空工程學院開設5+3專業學科布局,即:航空宇航科學技術(學碩),機械(專碩)和材料與化工(專碩)三個碩士學科,飛行器動力工程(飛機發動機維修)、飛行器制造工程(飛機結構維修)、飛行器適航技術、航空航天工程(直升機與應急救援)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五個本科專業,構建了民機營運和航空維修工程人才培養專業群,涵蓋了航空及航空維修領域最主要的專業方向,已經成為中國民機維修人才培養的主力院校,是民航維修技術研發的創新基地,是民航維修職業培訓的重要機構。
|
關于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f7wzy.cn)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