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武漢大學課題組在聚合物固態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
http://www.f7wzy.cn 2025年9月26日 來源:武漢大學 |
|
近日,《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楊培華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通過設計陽離子-兩性離子共聚物電解質,實現了兼具高離子電導率與鋰離子選擇性的性能突破,論文題目為“Cationic-Zwitterionic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and Lithium-Ion Selectivity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肖托與鮮靖林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安徽工程大學閆文其博士、武漢大學劉抗教授及楊培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聚合物電解質因其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及易于規模化加工特性,被廣泛認為是固態電池中極具應用前景的電解質材料。高陽離子選擇性電解質能夠有效降低濃差極化,抑制枝晶生長,從而顯著提升電池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然而,傳統聚合物電解質普遍存在鋰離子與陰離子共同遷移的問題,且鋰離子傳導高度依賴極性官能團,導致電導率和遷移數均處于較低水平。雖已有單離子導體可提高遷移數,但由于鋰離子與聚合物鏈段間存在強庫侖作用,其離子電導率往往受限。如何在高離子電導率與高鋰離子遷移數之間實現兼顧,仍是當前聚合物電解質走向實用化的關鍵難題。
在本研究中,通過原位聚合離子液體和兩性離子單體,構建出一種新型陽離子-兩性離子聚合物電解質。在該設計中,陽離子基團用于錨定TFSI−陰離子以提升鋰離子遷移數,而磺酸根基團則促進鋰鹽解離并增強鋰離子傳輸,使電解質兼具高遷移數與高電導率。基于該電解質組裝的軟包電池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穩定性,并成功應用于無人機驅動實驗。該研究為發展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武漢大學科研公共服務條件平臺及學校超算中心的支持。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14027
|
關于武漢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f7wzy.cn)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